監控真空上料機的密封狀態是確保其高效運行和避免物料泄漏、能耗增加的關鍵,可通過結合設備自帶監測功能、人工巡檢及輔助檢測手段實現,具體方法如下:
一、利用設備自帶的壓力監測系統實時監控
真空上料機的核心密封指標與系統內的真空度直接相關,可通過以下方式基于壓力變化判斷密封性:
真空度穩定值監測:正常運行時,系統在達到設定真空度(如-0.06~-0.08MPa)后會保持穩定,若密封失效,外界空氣會滲入,導致真空度下降速度加快(如設定值為-0.07MPa,10分鐘內降至-0.05MPa以下)。可通過設備控制面板的真空表或壓力傳感器,實時記錄真空度變化曲線,若出現持續、快速的壓力回升(即真空度下降),則提示存在密封泄漏點。
抽真空時間延長預警:當密封不良時,真空泵需更長時間才能將系統抽至目標真空度,例如,正常情況下30秒可達到設定值,若密封失效后需1分鐘以上,且多次啟動均出現類似情況,說明存在泄漏(如管道接口松動、密封件老化等)。
二、人工巡檢重點密封部位
針對上料機的關鍵密封節點進行定期檢查,直觀判斷是否存在泄漏:
進料口與物料容器的連接部位:該部位通常采用橡膠密封圈或硅膠墊密封,需檢查密封圈是否老化、開裂、變形,或因物料顆粒磨損導致密封不嚴;若為法蘭連接,需確認螺栓是否松動,可手動擰緊后觀察真空度是否恢復穩定。
管道接口與閥門:真空管道的接頭(如卡箍、螺紋連接)、換向閥的閥芯密封面是易泄漏點。巡檢時可觀察接口處是否有物料粉塵溢出(尤其對于干燥粉末物料),或用手貼近接口感受是否有氣流吸入(需停機后進行,避免手部卷入設備);閥門密封不良時,可能伴隨異常氣流聲,可通過聽覺判斷。
真空泵與分離器的密封:分離器(如旋風分離器、過濾器)的頂蓋密封墊、真空泵進氣口的密封圈若損壞,會直接導致真空度下降。需檢查密封墊是否平整、是否被物料雜質污染,必要時拆下清洗或更換新件后重新測試。
三、輔助檢測手段增強準確性
肥皂水檢測法:對疑似泄漏的部位(如管道接口、閥門接縫),用噴壺將稀釋的肥皂水(或洗潔精水)均勻噴灑,若密封不良,泄漏點會因空氣滲入產生連續氣泡,氣泡密集處即為泄漏位置(適用于停機或低負荷運行時檢測)。
超聲波檢漏:使用超聲波檢漏儀貼近設備密封部位,若存在泄漏,空氣高速流過縫隙會產生特定頻率的超聲波,儀器可通過聲音或數值顯示定位泄漏點,尤其適用于難以直接觀察的隱蔽部位(如管道內部焊接縫)。
停機保壓測試:在設備空載狀態下,將系統抽至設定真空度后關閉真空泵,關閉所有閥門,記錄真空度隨時間的變化。若30分鐘內真空度下降幅度超過 0.01MPa(如從-0.07MPa降至-0.05MPa以下),說明存在明顯泄漏,需進一步排查;若下降緩慢(1小時內≤0.005MPa),則密封狀態良好。
四、結合運行參數與物料狀態間接判斷
能耗異常:密封失效會導致真空泵頻繁啟動或持續高負荷運行,表現為電機電流升高、能耗增加。若在相同物料量、相同工況下,用電量較往常顯著上升,可能是密封不良導致的真空度不足,需排查泄漏。
物料輸送量下降:密封不嚴會使系統吸力減弱,上料量明顯減少或輸送時間延長(如原本1分鐘可完成的上料量,現在需2分鐘),且物料可能在管道內殘留堵塞,間接反映密封問題。
通過以上方法的結合,可實現對真空上料機密封狀態的全方位監控,建議將實時壓力監測與每日人工巡檢結合,對關鍵部位每周進行一次肥皂水或超聲波檢測,及時發現并處理泄漏點,避免影響生產效率或造成物料浪費、環境污染。
本文來源于南京壽旺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官網 http://www.hbylgc.com/